close
名稱是一種符號,也是追溯的鑰匙。我把療癒工作室叫做香光森林。
說到香光,要從皈依的因緣開始。
我皈依的所在是香光寺,在嘉義縣竹崎鄉。那時候我還在電台當一個帶狀節目的企畫,因為父親的身心出了一些狀況,一邊協助照護一邊工作探索的我,其實有很多的迷惑與壓力。
在那之前,對我很照顧的一位前輩Jamuna跟我提過,她很想帶我去嘉義的一座佛教寺院,當下我沒有很在意。後來,在那一年七月的某一週內,一個常來上節目的來賓突然跟我說:「有一個寺院你會很喜歡,嘉義香光寺。」另外一個來宣傳書的作家在閒聊時也說:「香光寺,我覺得很不錯!」接著又遇到了藝文廣播節目主持人朱顏,當時她協助香光寺的佛法傳播節目,她也說:「我覺得你應該去。」
說起來很玄,但是真的就是在一週內我連續聽到了「香光寺」。
又過了一週的週五,工作到了一個階段,我突然有了想喘口氣呼吸的感覺,腦海裡浮現了一個念頭:「就去香光寺吧!」
問題是,對於嘉義我一點也不熟,香光寺我也只知道的名稱,到底在哪裡我也沒得定位,於是我找了Jamuna,她一口就答應跟我一起去,還幫我聯絡了寺方,然後我們就搭火車南下,到了當時的香光寺所在玉山岩,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。知客師父引領我們入寺,請我填一張客單,我記得上面除了姓名、聯絡方式外,還有一欄是「來寺源由」,我不假思索就寫下:「因緣到了。」根本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寫。
知客師問我要不要參加早課,大約凌晨三點半,我想想就說好。也沒人叫我,天剛微量,我就聽到扣鐘的聲音,還有一個渾厚的聲音吟唱扣鐘偈,我趕緊到大殿坐下,雖然也不會念,也聽不太懂尼僧們念的,但是整個人都很舒服。天漸漸亮,陽光射進大殿的美麗樣子,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清楚,還有燕子來去。
早課結束,吃早齋,就跟著尼僧們掃除勞動,剛好遇到有新住持和尼眾們要搬到新分院,就跟著整理。才整理到一半,知客師匆匆來找我,問我:「你今天要皈依嗎?剛好有機會,是前任住持悟因師父要主持。」不僅我愣住,連一起去的Jamuna也愣住了,因為平常寺院可不是隨時都有皈依儀式的。
原來是嘉義古都電台的一對董事輩夫妻,因為度過病重大關,發願皈依,特別來找悟因師父的,沒想到我接上了這樣的因緣,連悟因師父都說:「都是傳播人,真的是有緣啊!」
我也真就這樣跟香光寺結下因緣。不過我並沒有常常回寺,也不算認真,只是寺院的雜誌《香光莊嚴》很愛讀,各地的學院只要有到當地,就會去看看。還有就是讀了很多香光寺尼僧和南傳佛教的大師們寫的文字和書籍,例如阿姜查的書,還有釋見澈的《跟佛陀,賞花去》等等。
一直到最近,因為學習靈氣、芳療,因為回溯溝通,也因為自己的生命到了一個轉折吧。想著想著,突然就覺得,「香」和「光」都回來了。香在佛教中的風貌丰富多姿,從最基本令人愉悦的香,昇華至心香、解脱香的境界!在療癒的領域中,感官的整合也是很重要的,所以我喜歡在療癒過程中,除了靈氣的能量,有精油也有音樂。南傳寺院裡很多修行人都選擇在森林修行,當我的靈氣同學跟我說,他們覺得我在療癒時的能量很像芬多精時,我心中響起的聲音:「原來是這樣啊!」
所以,香光森林,是我的靈性傳承,也是未來的理想和目標。自我期許之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